前言
近年来,钙钛矿和有机太阳能电池(PSCs和OSCs)因其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潜力而备受关注。然而,界面缺陷和非理想的能级排列等问题仍然限制着器件性能的进一步提升。
香港理工大学李刚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1 Sep. doi.org:10.1038/s41467-024-51760-5)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他们利用界面工程技术,通过共吸附自组装单分子层(SAMs)成功提升了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该团队采用PyCA-3F和2PACz分子进行共吸附,形成了一层功能化的超薄层,有效减少了SAMs的自聚集现象,并改善了界面特性。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结晶度,还降低了陷阱态密度,增强了空穴的提取和传输能力,最终使光电转换效率(PCEs)突破了25%。此外,采用CA策略的器件也实现了19.51%的PCE。
導讀目錄:
· 前言
· 研究方法
· 表面形貌与结构分析
· 光电性能与界面特性分析
· 結論
研究方法:
通过调整钙钛矿和有机太阳能电池活性层材料的比例,优化器件性能。例如,钙钛矿电池使用CsI、MACl、FAI、PbI2和MAPbBr3调配1.6 M溶液;有机电池使用PM1:PTQ10混合物并添加1-氯萘优化形貌。
表面形貌与结构分析:
表面形貌分析: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X)来观察和分析ITO、2PACz和2PACz+PyCA-3F表面的形貌和元素分布。
结晶结构分析:利用X射线绕射(XRD)研究钙钛矿薄膜在不同基底上的生长结构。
红外光谱学(AFM-IR):分析2PACz分子在ITO表面的分布和组成异质性,特别是通过识别1460 cm^-1特征峰来研究2PACz的聚集行为。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SEM-EDX):用于分析ITO、2PACz和CA样品的微观结构和元素组成,以评估这些材料的质量和均匀性。
光电性能与界面特性分析:
光伏參數測量:包括开路电压(Voc)、短路电流密度(Jsc)、填充因子(FF)、最大功率(Pm)和能量转换效率(Er)。这些参数提供了关于太阳能电池在特定条件下的性能信息,研究人员使用SourceMeter测量太阳能电池的电流-电压(J-V)曲线,测量在手套箱中进行,使用的是Enlitech的太阳能模拟器SS-F7-3A,模拟AM 1.5 G的标准光照条件(100 mW cm^-2)。
光电转换效率测试: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测量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包括光电转换效率(PCE)、电流密度(Jsc)、电压(Voc)和填充因子(FF)。
外量子效率(EQE)的测量则使用Enlitech Co., Ltd.的太阳能电池光谱响应测量系统QE-R3011进行,并在交流模式下进行测量。光强度在每个波长下都使用标准单晶硅光伏电池进行校准。这些设备和测量方法确保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能够精确评估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其他关键性能参数。
界面能级分析:计算费米能级、势能和功函数,了解界面特性。
时间分辨光致发光(TRPL):测量发光寿命,评估激子、载流子动态。
空间电荷限制电流(SCLC):计算陷阱密度,评估缺陷和载流子传输。
Kelvin探针力显微镜(KPFM):测量表面电位分布,了解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面化学组成和电子结构,了解元素分布受2PACz和PyCA-3F的影响。
结论
共吸附策略(CA)修饰自组装单层(SAM)基空穴传输层(HTL),可显着提升钙钛矿/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光电转换效率(PCE)。PyCA-3F与2PACz共吸附形成平滑表面,优化能带排列,降低界面能量势垒,平整钙钛矿埋藏界面,增强异质界面能量,减少缺陷,最终提高器件效率和稳定性。此研究为高效溶液加工光伏器件的发展提供了简单、合理、有效的SAM基HTL层改性方法。
共吸附SAM形成更平滑均匀的表面,减少2PACz分子聚集,改善界面特性。
减少界面陷阱和非辐射中心,提升器件稳定性。
使用CA作为阳极修饰层,可获得与PEDOT相当甚至更高的FF和Jsc。
CA基太阳能电池表现出优异的运行稳定性:
1000小时跟踪测试保持80%的初始效率。
2000小时跟踪测试保持60%的初始效率。
文献参考自Nature Communications 1 Sep._DOI:10.1038/s41467-024-51760-5
本文章为Enlitech光焱科技改写 用于科研学术分享 如有任何侵权 请来信告知